56個民族名稱圖片 風俗習慣

高山族的節(jié)日很多。但由于高山族社會是一個靈魂崇拜及祭祀盛行的社會。靈魂被認為充斥于宇宙萬物之中。從浩渺蒼穹的日月星辰、浮云彩霞、霹靂閃電,到遼闊大地的山川湖海、飛禽走獸、蟲蛇游魚,無不具有神秘的靈魂。因此,他們的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大都具有濃厚的宗教色彩,基本上是以祭祀典禮的形式而出現的。在節(jié)慶期間,除歌舞聚宴外,還增添了體育比賽、文化展覽、游藝活動等。

高山族祭祀多達70多項,舉凡農耕、漁獵、征戰(zhàn)、生育、婚喪、建筑、長旅等皆有祭,特別是圍繞粟、稻、芋、薯等農事的系列性祭祀活動,既有固定的儀式,如開墾、播種、除草、間苗、收割、入倉、狩獵、豐年等祭典;又有因地制宜的臨時性祭禮,如驅蟲、求雨、乞晴等。除了常見的祖靈祭、農事祭、狩獵祭、河川祭之外,還有特殊的祭祀,如賽夏人“矮靈祭”、曹人“粟祭”、阿美人“船祭”、雅美人“飛魚祭”、排灣人“五年祭”、卑南人“猴祭”與“大獵祭”等。就祭祀的時間而言,短的10天、8天,長者竟是4個月之久。例如雅美人的飛魚祭,在每年捕撈飛魚的季節(jié),即3月至6月之間舉行,與捕飛魚的生產相始終??梢赃@樣說,祭祀多、時間長,而且儀式繁復,是高山族祭祀慶典的一個突出特點。

高山族的重要節(jié)日有:播種祭(泰雅人,三月下旬春播結束之日)、平安祭(布農人,四月初四)、“阿立”祖祭(平埔人,九月十六日)、豐年祭(曹人、魯凱人、阿美人等,八月十五日)、竹竿祭(排灣人,十月二十五日、)、猴祭與大獵祭(卑南人,十一月)、矮靈祭(賽夏人,十月十一日至十八日)以及雅美人的飛魚祭,等等。


從祭祀對象說,高山族的祭典可以概括為三類:

一類是以粟谷為對象的祭禮。粟谷是高山族傳統(tǒng)作物,日常生活離不開粟谷。傳統(tǒng)的祭典幾乎都圍繞粟谷的農事進行,有關粟谷耕作的每一次活動,也都伴隨以祭典。例如布農人一年中的祭典多以粟谷為轉移:1月粟谷播種祭;2、3月移植間苗祭;4月農事空閑,舉行隆重的“平安祭”;6月粟谷成熟,舉行“摘穗祭”,揭開收粟繁忙的序幕;粟谷入倉時舉行“入倉祭”;農事既畢,7月舉行“豐年祭”,酬謝粟神、神靈和祖靈。其他族群除雅美人之外,祭祀多數與粟谷農事有密切關系。各族群粟谷收成之后的“豐年祭”,是一年中最隆重的祭祀慶典,一般在七、八月間舉行,儀式包括祭獻神靈與祖靈,酬謝天地萬物,祈求來年豐收等禮儀,規(guī)模浩大,相當于“年祭”。

一類是以祖先為中心的祭祀。對祖先亡靈的尊崇,遍及各族群、各部落。他們迷信祖靈具有不同尋常的法力,對其崇仰備至,并且形成一套祭祀制度,借以對子孫后人賜福禳災,并維護以血緣為紐帶的共同群體的團結與力量。對祖靈的崇拜,反映在固定的祭禮上,例如排灣人的五年祭、泰雅人與賽夏人的祖靈祭等,也體現在其他的祭祀上,各部落無論出獵、打仗、驅蟲、除草、求雨等,都要先祭告祖先亡靈,祈求福佑或降兆,在祭司和巫師的祈禱、咒語里,也常有求祖頌祖的辭句,可見祖靈觀念之深入人心了。

一類是以敵人亡靈為對象的祭祀。最為典型的要算賽夏人的“達愛祭”。賽夏人世代相沿祭祀“達愛”亡靈,一方面出于感念“達愛”人傳授耕作技術和歌舞娛樂的恩德,一方面也出于對敵靈的極度敬畏,希望使敵靈的威力轉化為護佑本族的神力。這種崇拜敵人亡靈的宗教觀念曾一度在高山族社會盛行,除雅美人之外的高山族各族群,歷史上都有過獵取異族人頭并對之祭奠的“獵首祭”,這種祭典禮儀也是基于對敵人亡靈的崇拜,以為敵靈會保護本族,為本族人服務。因之,“獵首”之風曾遍及臺灣本島的所有族群,“獵首祭”曾經是最莊嚴、隆重的部落性的祭典,通常由德高望重的祭司主祭。盡管“獵首祭”已于40年代被廢止,但崇拜敵靈的觀念依然存在,以敵靈為中心的“達愛祭”也沿襲至今,沒有因為外來文化的影響而有所改變。?綜觀名目紛紜的祭祀慶典,其特點是:其一,祭祀以維護漁獵、農業(yè)生產與社會生活為主旨,兼有宗教禳祝與紡織生產雙重職能,尤其是農業(yè)祭祀幾乎與節(jié)令性生產活動同步安排,對勞動生產起了動員、示范、組織與總結的積極的作用。

高山族性格豪放,熱情好客。喜在節(jié)日或喜慶的日子里舉行宴請和歌舞集會。每逢節(jié)日,都要殺豬、宰老牛,置酒擺宴。布農人在年終時,用一種吃“希諾”的植物葉子,包上糯米蒸熟,供本家同宗人享用,以表示慶賀。高山族節(jié)日宴客最富有代表性的食品是用各種糯米制作的糕和糍粑。不僅可作節(jié)日期間的點心,還可作為祭祀的供品。也將糯米做成飯招待客人。高山族各族的祭祀活動很多,諸如:祖靈祭、谷神祭、山神祭、獵神祭、結婚祭、豐收祭等種種,以排灣人的五年祭最為隆重。屆時除擺酒席供品外,還伴以各種文體活動?;槎Y及宴請的場面十分豐盛和壯觀,尤其要準備大量的酒,屆時參加者都要豪飲,并有不醉不散的習俗?!柏S收祭”這天,族人自帶一缸酒到場,圍著篝火,邊跳舞、邊吃邊飲酒,慶賀一年的勞動收獲,每年舉辦一次。排灣人在歡慶的日子里常用一種木質的、雕刻精美的連杯,兩人抱肩共飲,以表示親密無間,如有客至,必定要殺雞相待。布農人在宴客時先把雞腿留下來,待客人離去時帶在路上吃,意為吃了雞大腿,走路更有氣力。魯凱人善以壘石為灶烤芋頭,經烘烤的芋頭外脆里軟,便于攜帶,也常帶給客人路上食用。


五年祭是高山族的節(jié)日

臺灣高山族支系排灣人的傳統(tǒng)祭祀節(jié)日,排灣語稱“瑪勒烏克”,又稱迎神祭。每隔五年舉行一次,在農歷九月?lián)袢张e行。

五年祭,為排灣人奉送神靈的儀式。傳說,排灣人的祖靈,每五年來探訪子孫一次,為了感謝祖先保佑他們的幸福生活,每隔五年要舉行一次祭祀活動。節(jié)日之前,部落男子要刻畫神牌,制作長矛;女子則要釀酒,制神衣。祭祀這天,人們都要穿上民族盛裝,去祭場參加奉送神靈的儀式,祭后,集體飲酒歌舞。最后,各家還要送神牌、長矛等到部落首領家里。祭司作祭以后,選取其中精美的祭品,將它們丟棄到村外,以示送神。

節(jié)日期間有兩項大活動:一為刺球賽,一為舞會。刺球賽之前部落中所青年人要進山砍竹,在家門口插竹行祭,以驅除惡臭。然后廣場上搭一座平臺,準備刺球賽用的球。最早以袖子為球,后來演變?yōu)樘倬幍那?,用麻線與藤皮編成,大小如藍球,中心系有一根繩子。刺球在平臺前的廣場舉行,屆時部落全體青年男子都要盛裝參加。他們手持長約六米、頂頭很尖的竹竿,列隊站在臺前,由為首的長老將球拋擲于空中,眾青年各用竹槍向球刺去,每刺中一只球,圍觀的人們都要熱烈歡呼,以刺中次數最多者為優(yōu)勝。刺球賽意在效仿祖先刺殺敵人的英雄事跡。比賽畢,進行舞會和宴歡。由本村頭人邀集全村青年參加。在節(jié)日期間,每年青年都在自己身上帶來茅草結,以驅除惡靈。

五年祭又是成年儀式的最后一項活動。祭儀十分隆重,由女巫師及男司祭率領子裔在祖靈屋前獻供,先祭拜天地男女神,創(chuàng)造宇宙之神,自然神,精靈、妖怪和山、水、風、火、谷等神。儀式莊嚴肅穆而虔誠。接著,開始盛大舞會,由全村社男女穿上民族盛裝,踩著古老的舞步,隨著歌聲和鼓的節(jié)奏,繞成一長排蛇形隊伍,一圈又圈地回轉,象征著排灣人的祖先圖騰“百步蛇”的再現,氣勢磅勃、甚為壯觀。


豐年祭是高山族的節(jié)日

豐年祭又稱“豐收節(jié)”、“豐收祭”、“收獲節(jié)”等,相當于漢族的春節(jié),是高山族最盛大的節(jié)日。節(jié)期在每年農歷七八月間的秋收季節(jié),為期6-10天。由于各支系居住的環(huán)境與種植的作物不盡相同,所以農作物的成熟期、收獲期及由此而決定的節(jié)期也不盡相同。其共同特點是:在收獲的各個環(huán)節(jié)(收割、嘗新、入倉等)開始或結束時,都要舉行相應的祭祀儀式,主要是向祖先神靈禱告,祈求保佑農作物順利收獲,并預祝來年五谷豐收、人畜兩旺。祭禮之后,舉行聚餐、歌舞、游戲及篝火晚會等,人們舉杯同飲,歡歌共舞,沉浸在節(jié)日的喜慶與歡樂之中。